江苏绿亦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是关注建筑“性能提升”的设计,是在关注传统建筑的“功能实用”、“结构坚固”、“形象美观”基本三要素的基础上,增加“性能优化”要素。绿色设计是以绿色思维创新建筑设计的过程,,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绿色设计应遵循共享、平衡、集成的原则。

    1、绿色设计策划
     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
     绿色设计概念方案与实施策略分析
    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2、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绿色建筑规划涉及城市规划和场地规划两个阶段。城市规划不仅要从土地及空间资源配置出发注重城市功能,还应协调城市能源、水资源、绿色交通、绿色环卫、生态景观等各专项生态体系。场地规划则是在城市规划控制指标下的绿色生态设计,是绿色建筑实现的前提和依据,是建筑与场地、建筑与环境平衡的保障。
    绿色建筑规划技术包括绿色建筑选址、场地保护与利用、总平面规划、建筑形体设计、植物系统规划、水环境规划等方面。
    室外环境包括室外风环境、室外热环境、室外噪声环境等。室外风环境设计需协调自然通风与防风的关系,设计过程中需对单体建筑风环境及群集建筑风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建立良好的室外风场环境。
    室外热环境主要体现为区域建筑群内的热岛效应,通过优化城市及区域布局、控制建筑密度、增加绿地面积、加强自然通风、合理使用人工铺装等手段,改善室外热环境。
    室外噪声源于城市噪声,主要有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控制室外噪声技术主要有优化总平面设计、改善建筑物构造设计等。
    3、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建筑设计应根据周围环境和场地条件,综合考虑建筑物理环境因素,对建筑布局、朝向、形体和间距等进行优化设计,使建筑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和视野。建筑设计阶段宜采用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建筑性能和物理环境进行定量化分析、评估和优化,并在设计深入过程中进行完善和检验。
     建筑空间布局优化
     围护结构设计优化
    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日照与天然采光设计优化
     自然通风设计
     隔声降噪设计
    4、暖通空调设计
    进行建筑能源综合利用分析,统筹规划建筑物的能源供应模式。并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能源资源条件及建筑负荷需求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能源资源。
     建筑能源利用综合分析
     冷热源系统及能源利用优化
     输配系统设计优化
     系统运行控制优化
    5、给排水设计与水资源利用
    综合考虑在一定的范围内,将供水、污水、雨水等统筹规划,以达到高效、低耗、节水、减排目的。
     节水措施
     供排水系统设计优化
     雨水回用与入渗设计
     再生水回用设计
    6、电气设计
    电气设计应在充分满足建筑运营业态要求的同时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配置电气设备及系统;采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技术和设备,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注重建筑物运行管理,方便管理人员的操作控制。
     供配电系统设计优化
     电气测量与智能化设计优化
    7、景观环境设计
    景观环境设计应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与场地内建筑群体、道路相协调。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场地内现有地形、水系和植被,优化场地规划设计,营造优良微气候环境,提高景观的生态效应。景观环境设计应综合考虑植物、建筑小品、景观场地、水景、景观照明等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景观环境设计应和绿色设计策划、建筑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并应满足绿色设计目标的要求。